我有一個習慣, 就是有時會在陌生人面前賴熟(裝熟,裝熱情)
例如有位服務員的態度很好, 我會問她/他叫什麼名字,
又或者當我看到她名牌, 我會直呼其名:
“Mary, 唔該你喎, 你真係好人事” 之類的客套說話.
又有一次打去長榮的CUSTOMER SERVICE,
由於服務員在幫忙查看資料的同時, 那一刻太安靜了…
心裡就好奇: 長榮在香港有辦公室?
“你地個OFFICE係香港架?”我問
“我地個OFFICE 係灣仔……(廣東話)”
其實也不可以說是裝熟, 只是想表達出有善一點,
因為一般的電話CUSTOMER SERVICE雖說是有錄音以監察,
但往往也是你越強勢, 另一邊的態度也不會好到那裡,
零售業, 酒店業的服務行業更加不用說,
經常一副臭臉的也只好等著被人家問名字被投訴。
個人認為別人會對你態度友善,
除了服務你的人敬業樂業,
消費者其實也可以有創造環境的控制權,
我就試過別人語氣差, 我更裝若無其事,
最後那服務員也會對你說話的態度有所改善.
因為很多時候, 有人記得自己,或者直呼自己的名字時,
心裡是會有點喜悅的, 原因感覺被重視。
當然被投訴而問名字是例外啦。
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 就把鄧二少追回來了!
哇哈哈 (大笑)
由於出差的關係, 每個月我也可以選不同的酒店,
當然要在預算以內 (可不是亂住五星六星啦)。
我和二少就是在酒店(台灣人喜用飯店)內認識的。
由於那飯店是一家精品酒店,
所以人手不多, 一人也會負責好幾個位置,
他是飯店的櫃台服務員。
記得二少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1. 飯店規模較小, 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個同事
2. 主因: 每次我要好似走水貨帶很多東西台灣,
再把物品寄到客戶手中,所以紙箱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會要求飯店提供紙箱和郵寄服務
由我開始需要紙箱的時候開始, 都是二少拿來給我的:
“這好像太大了, 有沒有跟這個一樣SIZE
的?” 我說
“唔唔, 我們只剩下這一個….”二少面有難色….(好像不想換給我似的)
“但這個真的太大了, 我不能用, 再找一個小一點的好吧?”繼續不理他的感受.
開始的對話很像很無聊吧, 就在那幾次開始,
我便留意到二少,
雖然說是每個月也見到他, 但我們從沒閒聊一句,
有次我故意找個話題跟他說話,
他就好像很認真的在工作, 回應了一句就沒有下文了……..
其實就是對你沒有興趣麻……L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